日常生活用眼多 大人小朋友同做眼睛操

家長錦囊

日常生活用眼多 大人小朋友同做眼睛操

資料來源:趙仕祥中醫師

 

現在的小朋友很多時候都會看電腦、電話或讀書也十分用神,這樣會很傷害眼睛,有一些穴位按摩能幫助小朋友舒緩眼睛。

 

第一個介紹的穴位是攢竹穴,在兩條眼眉的最前端,向下大約半吋的位置,大約是眼眶最角的位置。另一個穴位就叫睛明穴,在兩隻眼睛中間鼻樑位置的旁邊,就是兩隻眼的前端。第三個穴位是四白穴,在眼下面大約1吋左右,大約是兩隻手指位隔著的地方。它就在顴骨位前邊,我們摸的時候,在眼下的地方會有少許凹陷,這個就是四白穴。最後一個穴位是絲竹空穴位,在眼眉最端的位置。這四個穴位都可以幫助得到疏風清熱和明目。

 

我們知道穴位位置後,要怎樣按摩眼部呢?

 

首先第一個穴位,我們就會用攢竹穴。我們就會用四隻手指按住眼眉,然後用姆指按住攢竹穴。攢竹穴就在眼眉最前端的位置,然後在眼眶角的凹陷處。我們按住他,兩隻手指,互相正反方向轉64下。

 

第二個穴位就是睛明穴,在眼頭前面這個位置和鼻樑之間。我們將兩隻手指

輕輕捏著鼻樑,然後我們可以向下向上地慢慢按摩,同樣做64下。

 

第三個穴位是四白穴,在我們臉上顴骨內邊的這個平面,其實實際觸摸內裡面其實是一個凹陷位。我們用兩隻手指隔著鼻樑,便可以摸到這個穴位,輕輕按裡面,你會感覺到酸軟。按著之後,亦都可以轉64下。

 

第四個穴位便是絲竹空穴,我們可用兩隻姆指先按住兩邊的太陽穴,然後我們由攢竹穴開始,從上邊掃至絲竹空穴,然後再跟著在攢竹穴下邊、眼的下邊,掃至絲竹空穴,這樣為之1次,同樣做64下。

 

這樣按摩了這四個穴位後,可以消除眼睛疲勞外,還可以幫助眼睛的血氣循環,可以預防近視等眼疾。當我們做眼睛操時,記得是全程閉起雙眼,然後做完眼睛操後,還要閉起雙眼休息2至5分鐘。每一個穴位我們是大約按64下,為何要按64下?因為在中醫角度八八六十四,我們稱為是八八之首。

家庭生活三語 愛在家內暖

家長錦囊

家庭生活三語 愛在家內暖

撰文:教育專家張作芳校長

 

知道大家曾否聽過某電視劇集的主題曲 ⎯ 「擁抱愛」?本人很喜歡其中的數句歌詞,寥寥數字就帶出了「家」的特性:家是一個『遮風擋雨』的地方,如你的『後盾』,在你「困倦」時,家的大門總會為你打開。當中提到的「愛」,便是那份由你出生那一刻便已注定,血濃於水的親情。的而且確,有甚麼比親情來得更重要呢?當你失意的時候,家人會為你分憂,願意聆聽你的傾訴,陪伴你一同渡過難關;當你生病的時候,家人願意無條件地照顧你;在你學業或事業有成時,他們會打從心底裡高興,為你的成就感到驕傲。這種「愛」並不是金錢能換到的。

 

我們都希望家長及同學明白親情的可貴。可惜,這份愛或許來得太易,自出世便擁有,因此有些人未懂得珍惜。有時候,從報章可見,一些青少年寧可在街上流連,也不願意回家;一些家庭終日爭吵,家彷彿變成了一個戰場;一些人甚至會為了瑣事而與家人動武,導致血案發生。以上列舉的只是冰山一角的例子,有時我會想,好好的一個家變成這樣,實在令人惋惜。

 

在家中應多說的三句話

如何才能建立和諧的家庭呢?教宗方濟各在談論家庭時曾提出「家庭生活三語」,即在家中應多說的三句話,分別是「謝謝」、「請問」及「對不起」。

 

「謝謝」代表對家人感恩。很多時候,子女自小便被父母照顧,覺得一切理所當然。試想想,父母是否必須要為你準備早、午、晚三餐呢?是誰為你清洗衣服鞋襪,讓你有一個衛生條件較佳的生活環境呢?當你生病的時候,是誰衣不解帶地照顧你,晚上也起牀餵你吃藥呢?同學們,在父母照顧你的同時,不妨多說聲「謝謝」,有空時也可幫忙父母做家務,分擔他們的工作。事實上,當子女為父母完成家務後,父母也可向他們說句「謝謝」。現今社會,長輩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已不合時宜。要知道,各人在建立和諧的家庭上也有責任,不要認為某些工作必然是某家庭成員的責任。得到別人的幫助,就算是家人,也可說句「謝謝」。

「請問」代表對家人的尊重,對人有禮貌的表現。或許有人認為,既然是一家人,說話不用太客氣,有話直說即可。事實上,「請問」不只叫我們說話客氣,而是提醒我們,說話內容要顧及家人的感受。有時候,人往往會為一些瑣事而鬧得面紅耳赤,認為凡事應據理力爭,就算對家人也應如此。但這樣做真的值得嗎?正如廣告所說:「贏了場交,輸了個家。」即使親如家人,還是慎言一點較好。

 

至於「對不起」,則代表求家人原諒。做錯了事,當然要有承擔的勇氣,向曾傷害的人說句「對不起」,是理所當然之事。同時,「對不起」也代表了與家人修補關係的契機。有時候,對錯是很難用三言兩語判斷的。又或者,事情根本就沒有對錯之分,只是大家的價值觀不同而已,偏偏很多時候,爭執就是由此而起。假如大家各不相讓,關係便會鬧得很僵。正所謂「退一步,海闊天空」,放下身段不代表要你屈服,也不是要你向事情妥協,反而是製造一個新的機遇,把問題以更好的方式解決。

 

 

如何培養孩子的禮貌?尊重與關注不可缺

家長錦囊

如何培養孩子的禮貌?尊重與關注不可缺

撰文:教育專家張偉菁校長

 

在一個大型跨國公司的人才招聘會上,小張和小蔡都成功通過初試和複試,他倆是從 100 多名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。無論筆試還是談吐,雙方都不相上下,人事部的選拔「考官」左右為難,因為公司只會招聘其中一人。

 

最後,公司經理決定親自對兩個人進行一次面試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只花了幾分鐘的時間,經理就決定了錄用小張。當被問及原因時,經理很坦率地說:「理由很簡單,當我在和他們說話時,小張一直注視著我的眼睛,而小蔡卻左顧右盼,可見他並不善於傾聽別人談話。而善於傾聽和尊重客戶是一個銷售主管應具備的首要條件。」

 

用眼睛表示出誠意與尊重

這個事例說明的道理很簡單,眼睛是心靈的窗戶,人們藉目光表達豐富的感情,像是尊重、關注、蔑視和不以為然等等。所以與別人面談時,時時注視對方的眼睛會表示出你的誠意。同時,懂得目不轉睛地關注別人談話的人,也必會受到別人的感激與尊重。

 

學校經常舉辦以「禮貌」為主題的活動,目的是喚起同學們對別人的禮貌。「別人」除指家人、長輩、老師和同學等認識的人之外,也應包括不認識的人。孩子們早應知道「早晨」和「謝謝」等禮貌用語,但有很多孩子還是不會主動向人打招呼,更何況是其他日常生活上的禮儀呢?學校針對的當然是一個學生在校與師長和同學相處時的禮貌,其他的就有賴家庭教育了。

上文所提「見工」的例子,小學生當然暫不適用,但他們亦經常有面試的機會。如果要予人一個好的印象,孩子必須學習用眼神展現出他對別人談話的關注與尊重。所以父母要教導孩子傾聽的技巧與藝術,當然父母在聆聽孩子的說話時,更加要給予他們適當的尊重與關注,這樣孩子便學懂與人相處的禮貌是無分年齡與身分的。以下是三個聆聽小錦囊:

 

  1. 聆聽別人說話時,不要左顧右盼,要看著對方的眼睛

 

  1. 當聽明白或與對方有同感時,要用眼睛與人交流,表示贊同

 

  1. 注視對方不代表要目不轉睛地「死盯」著對方,這樣做反而會顯得不太禮貌

 

小說經常用「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」來形容筆下人物的聰慧可人,其實人人都有這樣的一雙眼,只要善加利用,它會比我們嘴裡吐出的說話更有說服力。

 

分類
家長園地

放下焦慮 不要成為怪獸家長

家長錦囊

放下焦慮 不要成為怪獸家長

撰文:婚姻及家庭治療師、兒童遊戲治療師吳綺琴

 

記得兒子讀小一個的時候,筆者常常在接放學的站頭遇見同一群家長。有一位家長的兒子,巧合與我兒子同校又同級,所以我們漸漸熟稔起來。也在那時開始,見識到甚麼叫做「怪獸家長」!

 

她常問我的孩子參加了甚麼課外活動,因為她的兒子每天都參加不同課程,有時還要一天趕兩場,而筆者就乏善足陳。兒子自小喜歡在家裡「搞東搞西」,創作出很多遊戲,自得其樂,我亦看到他能掌握學校所學的東西,於是覺得沒必要再參加甚麼課外活動。從來,孩子快樂,就是我對他的祝願。

 

但漸漸地,當你身邊大部分的家長,聚集時都七嘴八舌地談論孩子學甚麼,考了甚麼級數的樂器及語文等,令原本相信「順其自然」那一套的筆者,都開始焦慮起來,不禁懷疑自己是否一個懶惰、不求進取和不為孩子將來打算的媽媽!

 

於是,筆者也開始為孩子報讀一些課程,但所遇到的反抗,卻是我從來沒有想像過的。由兒子讀小二至小四的幾年間,雖然報的課程不多,但母子也常因要他上額外的課外活動而起衝突。筆者不忍見兩敗俱傷的結果,於是又問自己:「對孩子而言,甚麼才是最重要呢?雖有滿身學問,但帶著一個不快樂的心境;抑或是一個活潑、開朗,充滿正能量的人生呢?」雖然筆者當時還未修讀婚姻及家庭治療,但仍相信和諧的家庭關係才是孩子得到健康人生的最重要基石。

 

最後,筆者決定不再「強迫」兒子參加他不喜歡的活動。就這樣「let go」,反而給予空間讓他學習為自己的事情負責任,他會在適當的時候,告訴我想學甚麼,甚至參加中文補習。這些自決及為自己負責任的鍛鍊,在不知不覺中,成了兒子日後很寶貴的資產,無論在他求學或工作上,都無往而不利。

 

其實不少家長都像筆者當年一樣,在這競爭激烈的環境中,看見其他母親都做著同一樣瘋狂的事情,便不覺得那樣是瘋狂的,而是理所當然的;就算是不情不願,都一樣要做。但是,孩子會用各種不同的方式,反映給我們知道,他們很辛苦,他們接受不來!問題是,母親們又看不看到呢?如果家長的眼光短淺,只怕輸在起跑線上而焦慮不安,只顧為孩子營造短暫的競爭優勢,而忽略為孩子建立有利長遠發展的質素,那麼恐怕最後輸的不只是母子關係,還有是孩子的人生!

分類
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

好消息!好消息!—水母同學

好消息!好消息!—水母同學

本園終於有新成員加入啦🧡!讓我們一起歡迎水母同學——「海月水母」👏

我們也致力提供一個適合水母的生活環境,擁有專業的水族館團隊😘他們每星期到校檢查水質、確保適當的營養供應,並監測每個水母同學的健康狀況,讓「海月水母」在安全和舒適的環境中茁壯成長,同時讓幼兒能夠近距離觀察和學習關於海洋生物的知識

東華三院全力支持區議會選舉

東華三院全力支持區議會選舉

各位家長及小朋友,

東華三院各幼稚園及特殊學校校長早前特意為12月10日的區議會選舉拍攝短片,呼籲各位市民履行公民責任,踴躍投票。

12月10日,區選齊投票,攜手共建更美好更繁榮的香港。


東華三院高德根紀念幼稚園謹啟

2023年12月1日


?好消息!好消息!?——「海月水母」

?好消息!好消息!?——「海月水母」

本園終於有新成員加入啦🧡!讓我們一起歡迎水母同學——「海月水母」👏

我們也致力提供一個適合水母的生活環境,擁有專業的水族館團隊😘他們每星期到校檢查水質、確保適當的營養供應,並監測每個水母同學的健康狀況,讓「海月水母」在安全和舒適的環境中茁壯成長,同時讓幼兒能夠近距離觀察和學習關於海洋生物的知識🌞

分類
最新消息

2023-2024「學藝薈萃多元課程體驗活動開放日」

2023-2024「學藝薈萃多元課程體驗活動開放日」

分類
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

避免孩子犯錯 不如立界線

家長錦囊

避免孩子犯錯 不如立界線

資料來源:資深親職教育專家Bally

當小朋友發脾氣,很容易看到父母的處理手法是否一個稱職的父母。如果小朋友大叫大喊,身為父母的能否很快地令小朋友的情緒減低?有些稱職的父母只是很簡單,會馬上蹲下、眼神接觸及抱緊孩子,很溫柔地問:「你為甚麼會哭?不要鬧別扭吧。」

我們第一要令小朋友控制到情緒,如果控制不到情緒,他就甚麼也聽不到。我們不要在他情緒高漲時教他或罵他,他們往往都聽不入耳。如果小朋友發脾氣,而我們的情緒也控制不到,更加大聲地責罵他,他也會愈來愈大聲,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教小朋友控制情緒。

我們不時會在超市看到一些小朋友耍別扭、大叫或大哭直至在地上打滾,去到這種情況其實小朋友已經在挑戰成人的底線。如果到時候我們因為怕尷尬或怕不知道別人會怎樣看我們,我們想息事寧人,從而妥協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代表我們在教小朋友下次要達到這種地步,大叫打滾我就會買給你了,如果你不這樣做我就不會買了。所以我們教小朋友一定要身體力行,和不要介意別人怎樣看。

筆者的女兒自 1 歲半開始,已經明白字是寫在紙上的道理,所以當她 3 歲時,也從不在家中雪白的牆上貼過一張貼紙。因為她清楚知道自己和我的界線,也了解一個自理的孩子應當保持家居的整潔,這也是她的責任。父母讓孩子有遵循的方針,之後才去談他們是否聽話。

對年齡較小的孩子,立界線時要具體清楚說明,例如你跟幼兒說:「若果你做不到,就表示你不乖。」其實對於幼兒來說,「不乖」是模糊的字眼,他們難以捉摸。此外,立界線時必須訂出若未執行的後果,筆者需要強調是「後果」,並非「懲罰」。後果只是結果,從雙方的協議中定立,所以它們是在自然法則下自然運作的結果,和懲罰完全是兩回事。例如當玩耍完畢後,孩子要自行收拾玩具,收拾好下次可以再玩;但如果沒有收拾,按照之前大家的協議,玩具就會被沒收兩天或三天。

這時候父母必須清楚讓孩子明白,這就是他沒有履行協議的自然後果,並不是懲罰。又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商討看電視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,並訂下時限。同樣地,如果孩子過了限定時間還不關機,按照之前大家的協議,往後三天都不可以再看或使用。家長立界線時要注意合理性,否則就是入孩子於罪,孩子容易觸犯到界線,將來不聽話的可能性反而更大。

雖然父母有責任教導孩子正當的行為,但若方法過於急切與嚴厲,對孩子成長過程缺乏認識與理解,反而可能導致負面作用。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有主動改過的經驗,要嚴肅討論,並非嚴厲懲罰。心平氣和能協助孩子將錯誤轉化為成長的養分,就像孩子學走路的過程中難免跌倒,我們會鼓勵孩子自己慢慢爬起來,再跨出步伐。

面對孩子犯錯的行為,該如何處理才能培養孩子改過的能力,是我們更該關注的。一般人很少故意會去犯錯,人之所以會「犯錯」,通常都是因為沒有「覺知」,會錯就是因為不知道。其實,孩子犯錯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犯錯卻不明白錯在那裡,不知怎樣才能改好。父母如果能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孩子犯錯,以適切的方法引導孩子改正,犯錯也能成為檢討和進步的轉機,增進親子間溝通的機會,讓孩子的錯成為一種美麗的錯誤吧。

如何運用音樂學習語言?

家長錦囊

如何運用音樂學習語言?

資料來源:言語治療師媽媽Miss Carley

為令小朋友學習語言,家長都會使用不同方法,有想過唱歌也是其中一個方法嗎?音樂是一種國際的語言,對小朋友來說是很有趣味性的,我們亦都有很多不同的方法,利用音樂幫助小朋友學習語言。

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叫作歌詞填充法,對一些可能未懂得說話,或只會說一些單字的小朋友來說,家長可以嘗試利用這個方法。家長可以選擇一首小朋友比較熟識的歌,例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,但這次就不唱這首歌出來,只用一個單音去唱整首歌,例如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,然後突然之間停下來,等小朋友哼唱剩下來的那個音出來,可以鼓勵到小朋友讀那個單音出來。

資料來源:言語治療師媽媽Miss Carley

為令小朋友學習語言,家長都會使用不同方法,有想過唱歌也是其中一個方法嗎?音樂是一種國際的語言,對小朋友來說是很有趣味性的,我們亦都有很多不同的方法,利用音樂幫助小朋友學習語言。

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叫作歌詞填充法,對一些可能未懂得說話,或只會說一些單字的小朋友來說,家長可以嘗試利用這個方法。家長可以選擇一首小朋友比較熟識的歌,例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,但這次就不唱這首歌出來,只用一個單音去唱整首歌,例如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 ma,然後突然之間停下來,等小朋友哼唱剩下來的那個音出來,可以鼓勵到小朋友讀那個單音出來。

如我們想小朋友學日子的英文名,這樣可以跟他們唱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and Sunday,這樣可把一些詞彙加入音樂裡,令小朋友更容易去記詞彙。

第四個方法就是可以嘗試把一些說話,好像唱歌般唱出來。我們可以同時找一些道具幫忙,例如簡單的鋼片,例如我們要說:「陳小明,食蘋果。」則可用一些唱歌的方法唱出來,加強小朋友溝通的動機和興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