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食习惯如何令孩子皮肤更健康?

饮食习惯如何令孩子皮肤更健康?

饮食习惯如何令孩子皮肤更健康?

很多小朋友有一些皮肤干燥,甚至有湿疹问题。家长也会很努力帮助小朋友,寻找适合他们使用的保湿品或护肤品。其实除了外用的护肤品,我们也要留意小朋友的饮食,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多喝水,喝水要喝多少才足够呢?

原来我们身体对水分的需求,其实深受天气影响,例如天气干燥就需要多些水分、有小朋友的活动量及他流了多少汗。食物里的水分也影响了他们对水的需求,如果小朋友在大概3至4个小时里有一次小便,而小便是浅黄色的,也没有明显的尿味,大便也不会很硬,不会排便很辛苦,通常都代表水分足够。

而2至5岁的幼儿一天,大概就需要4至5杯流质,当然是以水分为主是最好的。另外不饱和脂肪酸,例如奥米加3对维持细胞膜完整很重要,它可以阻隔了一些有害的物质,使皮肤比较湿润及有弹性。如果有皮肤敏感或湿疹等问题,奥米加3脂肪酸更加可以帮助舒缓一些过激的免疫反应。

另外我们要避免一些食物,例如糖果、饼干及白面包这些精制的食物,多选择一些低升糖指数的食物,例如糙米及全麦面包,这些对控制敏感情况很重要。当然还有抗氧化物质,包括常见的维他命A、C及E,其实这些在不同颜色的蔬菜、水果或果仁中也会有维他命A、C及E,它亦是一些很好的抗氧化来源。

总结来说,要有健康的皮肤,除了要有足够的水分,每个星期应该食两次脂肪含量高的鱼,例如鲑鱼或黄花鱼,也可以用原味的果仁、水果等等,来代替一些饼干、糖果作为小食,多吃不同种类的蔬果是比较理想的。

顺带一提,如果小朋友咀嚼能力还未发展良好,有机会进食果仁时怕他噎到,所以我们要找一些例如松子仁,这些比较小的果仁,也是一些可取的选择。

分类
家长锦囊

学习静观有助重新认识孩子优点?

学习静观有助重新认识孩子优点?

家长们平时遇到小朋友各种不同的行为问题,都感到很困扰。例如叫他做功课,他又不做;叫他吃饭,他又坐在那里玩。当小朋友出现很多不合作的时间时,家长就很生气,可能用一些责备的方式或惩罚的方式去对待小朋友。在很困扰的时候,小朋友也更加不合作,因为他觉得父母很烦,只有一些负面的评价,他的行为就变得日益不合作与不听话。在静观的练习里,可以帮助父母学习细心地留意此时此刻发生的事,不带任何的批判感受一下,然后试试用心地跟孩子连系,留意有没有一些好的特点。

 

在静观教养的小组里,我们让家长们透过静观进食,透过五官包括视觉、听觉、味觉、触觉和嗅觉去感受。例如一粒葡萄干,这一刻放进嘴巴里,感受一下它的质感是怎样的?它有甚么变化呢?原来经我们细心的观察,就会发现原来葡萄干是这么甜的,慢慢放入嘴巴里面会慢慢融化。

我们就把这种心态转换去跟孩子的相处里,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里,除了他的不合作、发脾气或闹情绪外,细心地观察一下他,去观察他有没有其他爸妈是留意不到的东西。在静观教养小组里有妈妈就分享,她留意到除了对儿子不听她说话时感到生气外,有些时候很愿意去帮她拿一些很重的对象或食物,她觉得儿子是疼爱自己的。

 

甚至乎有些妈妈会提及儿子平常对声音可能有些敏感,不过新年抢生菜环节,他很努力地抢生菜回来给妈妈,因为他很想妈妈健康平安。妈妈感受到孩子是很疼爱自己的,妈妈从而在日常生活中,留意多点孩子有甚么做得好的或者合作的时间。例如当你叫了十次叫他不做功课 ,他有一次愿意做功课或者有一次愿意默书,妈妈都会很欣赏地告诉孩子:「你今天真是很用心,妈妈很欣赏你。」久而久之,孩子也会感受到自己可以做好,而妈妈也不是那么烦人,也不是只看重我不好的地方,她懂得欣赏我好的地方,他亦会慢慢改善其行为。

我们在临床里都看到亲子互动关系中,当父母能够感受到日常生活细微的地方,孩子有甚么是愿意付出?愿意去爱惜父母?或者他有甚么细微的行为做得好的时候,其实很能帮助两个人的互动和亲子关系,而小朋友自己也感受正面一点,他们的信心也会好一点。

分类
家长锦囊 家长锦囊

父母如何向小朋友表达爱?

父母如何向小朋友表达爱?

父母如何向小朋友表达爱?

父母可能会担心对孩子表达过多的爱,会造成溺爱,因而不懂如何对孩子表达爱。一般而言,中国人较为内敛,对爱的表现很多时候都不敢说出来。尤其当你本来想表达你很紧张他,但往往变成另一种态度。

有次我在沙田见到一个妈妈和她的小朋友走失了,然后再重聚,重聚后妈妈的表现是怎样呢?就是捉着他的手打他  ,一边打一边说:「我刚刚见不到你,你知不知道我很害怕。我很担心你,见不到你怎么办呀?」

其实大家都知道妈妈是爱他的,但小朋友就感受不到。我经常在讲座分享一个例子去表达爱,就是在我小时候爸爸叫了一杯饮料,因为当时钱不多,当叫完一杯热饮后就问侍应多拿一个杯子。在我面前不停把饮料倒来倒去,想尽快把饮料弄凉,让小朋友喝的时候不会烫伤嘴巴,而且可以快点喝得到,但我发现如果当小朋友问父母的时候或我问过很多学生的父母,他们都是会答:「这样会快点变凉。」

 

家长在响应小朋友时应该表达最深的层次,就是因为我爱你,我不爱你我怎么会做这事情呢?难道我为旁边那个做?为旁边的小朋友做吗?所以其实我们在生活上很多事情可以表达爱,但有一种事一定要记住,如果你害怕造成溺爱,一定要切记以下两点。

第一点小朋友可以做到的事,应该要让他做,你不应该争着做。第二点就是小朋友犯错,我们要指正他。在指正的过程中,尽量用到温柔而坚定,需要严肃的时候要严肃。但要提醒小朋友记着要说上解决方法,而不是只说NO,只说不对。这样的话,小朋友是不会进步的。